给孩子的在线厨艺课,上完全家就能吃啦!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菁kids北京 Author Daisy Wang
正值全国学校都在尝试网上教学之际,一土学校将一堂好吃又好玩的美食博物课——“船长《美食应急手册》厨艺课”搬到了线上。
米其林大厨变身“直播小网红”
“电视机前的小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牛爸电视台……”船长《美食应急手册》厨艺课的主讲人——船长,身穿胸前一个大大的“悟”字样的橙色围裙,头上包着蓝色头巾,以这样一副神似动画人物“中华小当家”的造型,准时出现在了一土教育自主开发的“磁场APP”的直播课堂中。
2月27日,《北京人的扁豆焖面》课程一开播,直播平台显示的在线人数就已经达到了176人,真正在线观看的人数当然远不止176人,而是176个家庭,到这堂直播课结束,观看人次已达到了375。截至发稿时间,观看过船长直播课程的人次(家庭)已经超过了3000。
船长,也有很多人叫他“牛爸”,是一土学校的创校家长。有着丰富的餐饮业工作经验,曾在法国、瑞士、英国有多年的酒店管理和厨师学习经历,还在日内瓦米其林餐厅做过全职厨师,在国内开过伊斯坦布尔餐厅、烤肉共和国餐厅、红马美国餐厅、木瓜越南餐厅、金泰咖喱蟹泰国餐厅、肥龙食堂等11家餐厅和一个叫黄色潜水艇的移动宴会公司。
从事餐饮行业20多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船长到一土学校给孩子们上了一次课外课,忽然发现自己的内心还住着一个“没长大的顽童”,从此便一头扎进了美食教育行业,成为带领孩子们在美食海洋里遨游的幽默“船长”。
船长性格爽朗,说话风趣,他的美食博物课迅速成为一土学校的热门课外课。疫情期间,各大学校纷纷开启了网上教学,而作为最受学生们欢迎的课程之一,船长的美食博物课也被纳入了一土学校网上教学的课程之列。
“之前,我真没想过用直播课的形式来教课,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开始。一个新的教学方式到来了,我就积极做好准备,抄家伙伺侯着。别耽误了这个时代的产物。”船长如是说。
从餐饮企业经营者,到美食文化的老师,再到镜头前的“直播小网红”,船长形容现阶段的自己是在用一颗顽童的心,一个历史和文化的研究者的眼界,一张资深老饕的嘴,加上一个好话剧演员的演技,去感染他身边的孩子们,让他们爱上吃。走进厨房,学会用食物传递和保留情感。
“对于屏幕前面的孩子能达成什么效果,我真没有深入的期盼,一切顺其自然吧,毕竟我教的是烧菜,而非奥林匹克数学和体育。如果一定要点什么希望的效果的话,一是我希望自己在镜头面前能像个相声演员,能说会道,博古通今,天南地北,滔滔不绝地聊天和做饭。另外一个希望的效果是:在千家的餐桌上,都能吃到自己家娃娃亲自端上的食物。这是我心里的人间美景。”
每次直播课开始之前,布置现场、调试器材、使用新的的专业程序把视频信息推流到一土磁场社区的服务器上,船长笑称自己快成卓别林了,自编、自排、自导、自拍、自演,还得自做演员盒饭,之后清理现场和刷碗。一应硬件设施准备就绪之后,完美主义者船长还要给自己做心理辅导,做好一个菜,讲好一段话,镜头前流畅的表现,能不能有语出惊人的效果,他都想处处做到完美。
“如何通过做菜和家常事务来体会人味,这是我一直追求的状态。作为这个美食频道的主导者,我首先要把自己调好频道。”
用食物传递情感与温度
“船长我19岁那年,在瑞士日内瓦的一家米其林级别的法餐厨房做实习生,人生第一次体验到长时间的孤独和辛苦。要知道法餐厨房可不是一个特别友善的地方,但那个时期,有幸认识一个叫阿辉的香港大哥,那个人就常对我说:‘金(guang)晖(fei), 小朋友,辛苦了,煮碗面给你吃啊’。那年,这个阿辉哥就常用最简单的食材调配的汤面,那个味道,真是胜过了我在米其林餐厅里吃过的任何味道。成为了我19岁那年的味觉记忆。”
即便是一碗看似简单的汤面,船长都能够讲述这样一段生动而充满回忆的故事。他在课程中设计的每一道菜,都不仅仅是让孩子们学会如何将菜做得好吃,在有限的时间里,把制作美食的心得和体验世间味道的好,尽可能多地呈现给孩子们,才是船长做这个课程的初心。
单纯地掌握一项做饭的本领,从来不是船长开设美食博物课的追求。船长在每一节课里,除了会教授做饭的技巧、强调刀具使用的安全以外,还穿插了很多食物背后的历史和小故事。比如辣椒,是哥伦布在墨西哥湾意外发现的东西;黑胡椒,是直接导致波斯成为贸易中心的产品;砂糖,是物种大交换带来的产品,直接导致奴隶贩卖的元凶……与食物有关系的故事在不同程度上激发了孩子的兴趣,让他们更乐于主动去学习,也会让他们具备更广泛探索的学习能力。
船长希望通过这门美食课程的学习,让孩子们懂得中国食品和器物之美,从小种下食品美学修养的种子,用不同食材和美食器皿创作出自己认可的美食造型,学习和理解餐桌上的礼仪。
在船长的美食直播课上,还有一位特殊的“助理”——他的儿子金家丞,一土学校四年级的学生。父子俩你一言我一语,一边做饭一边天南海北地聊着天,“我,老师傅说。你,小师傅干。”类似这样十分有趣又有爱的互动让直播课摆脱了“独角戏”的尴尬,气氛轻松而愉悦。见到同龄的孩子亲自动手,屏幕另一端的家长们也更能够放下心来,放手让孩子去尝试。
在菜品的选择上,船长走的是实用和家常路线,并鼓励各家根据家里已有的食材自由发挥。一堂直播课通常会教授两个菜品,一面一菜或是一饭一汤。这样的课程设计考虑的是孩子从下午4点开始烧菜做饭,五点半结束学习,在全家人无需再多添置其他菜品的情况下,就可以直接吃上晚饭了。这真正是生活中的“学以致用”,孩子们的学习成果马上可以分享给家人,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莫大的鼓励。
“不管你做得再难吃,家长也会说好。如果有一天,你爸妈做的饭再难吃,你也一定要说太好吃了,这样他才能不断做得更好。我们要学会赞美食物,赞美你身边的人。”这是船长在其中一堂直播课后的结束语。
看直播的“小土豆”说
直播的“小土豆”说
@宋雷澍凡,一土学校一年级学生:
“直播上课,船长离我太远了,没有手把手学的机会,也不能尝到船长做的美味啦。其实我做的牛排、意大利红酱和炸酱面都挺不错的,但妈妈却说有一道小炒素菜是最好的,因为从营养到配色都考虑到了,而且还是从家里现存的食材出发,这是在家做饭的最高水准。船长大人随口说出的英语单词和历史故事,有时候都不知道到底是在上外语课、历史课,还是在做饭啦。美食直播课我们最喜欢,盼着快点上课,还能做出一顿晚饭给全家吃。”
@果果,一土三年级学生:
我没见过现实课堂上的船长,只上过他的三次直播课。在做菜的过程中,我最擅长切菜,煮或者炒的时候需要家人协助。我觉得最难做的是方便面,最好做的是焖饭,但做得都很成功,家人评价都很好。
@郑璐,一土三年级学生:
终于有机会在直播里看到船长了,还没在课堂上碰上过他呢。我已经上了五次他的课,打蛋淘米都是我最擅长的。我做过的公仔面最成功,家人都说好好吃!
@一土四年级学生朱笑颜、朱笑语;BISS K班学生朱笑容
直播课上的船长和平时没什么不同,只不过身边多了金家丞,看见同学很开心。目前上了五节课,我们觉得最好做的是煮方便面,妈妈说好香!印象最深刻的是船长讲他在欧洲的故事,教他做面的是个香港师傅,名叫阿辉!嘿嘿,我们也是香港人!美食课结束后可以大吃一顿啊!爽啊!
看直播的“大土豆”说
@宋雷澍凡妈妈:
船长开播的线上美食博物直播课,是让更多的大小土豆们直接参与的“课程”;在各种群里看到妈妈们偷笑着晒出的从不动手的爸爸和娃一起看直播,给全家准备晚饭的场面,着实给宅家的生活增添了几分不一样的色彩。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一家人共同准备一餐,是多么充满温情的互动,宅在家一起回归构建属于一个家的家庭文化。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内心充盈、可以照顾自己还能散发一个家庭的独特味道,这是文化的滋养也是一种传承。让我们随着船长的直播,在自家的厨房里,来一场盛大的魔术吧!
@果果妈妈,一土创校家长:
让孩子动手做饭,不仅希望她学习到生活技能,也能会生活,爱生活。学习做饭之后,孩子更愿意做家务了,对自己能做很多事情感到自豪,和爸爸一起做家务也是很新鲜的体验。作为家长要克服总想动手帮他的困难,在他拿不动锅的时候还是会帮一下。
@郑璐爸爸:
孩子在学习做饭的过程中动手能力变强了,家庭氛围也更温馨欢乐了,希望她能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独立,享受创造美食和欣赏美食的过程。作为家长得克服老担心不安全的心理,得放手让孩子自己干,用刀用火时注意一下,有时帮切个菜,主要得换把合适孩子用的刀。
@朱笑颜、朱笑语、朱笑容妈妈:
我们非常理解、喜欢和赞同船长对待食物的态度——食物是链接我们和大自然的纽带,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孕育亲情和人间温情的土壤。希望我们的孩子们也能有这样的认知和体会。通过学习做饭,孩子们的认知能力见长,了解了很多关于食物的知识,动手能力也增强了,信心爆棚。
船长这五节课基本都是他自己关于家、关于童年的味道记忆,我和爸爸也是北方人,和船长有很多的共同记忆。上课的时候,船长在直播里讲故事,我和爸爸在灶台讲我俩小时候的故事,孩子们跟着问东问西,不知不觉就和自己父母的经历链接了,这是一种奇妙的感觉,非常暖,非常幸福。我们家最喜欢全家一起玩。现在又多了一个大家都喜欢一起“玩”的事情,真是太好了!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这个美好的事情能变成家里的传统继续下去。
- END -
推荐阅读
支持一土,点“在看” ↘